頂部icon
邀請函丨誠邀參加2021國際泥炭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國際泥炭博覽會
- 發布時間:2021-04-01 16:54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
邀請函丨誠邀參加2021國際泥炭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國際泥炭博覽會
【概要描述】
- 發布時間:2021-04-01 16:54
邀
Invitation
期待您
的蒞臨
請
函
組織架構
主辦單位:
支持單位:
協辦單位:
承辦單位:
活動主題:泥炭助力中國農業綠色轉型發展
主要議題
-
農業部官員:泥炭基質、泥炭土壤調理劑、泥炭有機肥登記政策與建議 -
海關專業人士:我國近年海關進口泥炭、椰糠、木纖維數據趨勢分析 -
領軍育苗公司:工廠化蔬菜育苗的基質使用技術分享 -
領軍蔬菜公司:蔬菜基質栽培模式、市場業態及其產投分析 -
領軍草莓企業:草莓基質與草莓高架栽培技術分享 -
領軍藍莓企業:藍莓基質栽培的基質選擇、管理和建議 -
泥炭土壤調理劑企業:泥炭土壤調理劑用于棚室退化污染土壤改良修復案例分享 -
專業泥炭基質企業:基質加工設備、工藝、標準與包裝 -
專業泥炭肥料企業:泥炭功能肥制備與應用案例分享 -
工信部標準主編專家:《泥炭基質》標準解讀與基質質量控制
第二屆中國國際泥炭博覽會
展覽范圍
國產進口泥炭、椰糠、木纖維、蛭石、珍珠巖、稻殼、粘土礦物、潤濕劑、緩釋肥料等原料;各類基質、土壤調理劑、功能肥料等泥炭產品;泥炭產品加工設備、泥炭產品使用設備;泥炭產品包裝材料、基質栽培設備等。
會議形式
專題報告、技術分享、聽眾對話、信息發布、產品展銷、現場參觀相結合。
報告征集
REGISTERED
即刻起報名參會享早鳥優惠價
會務費含注冊費、會議晚宴、會議餐食、茶歇飲食。住宿自理。
考察費300元,含車費、午餐
會務組郵箱:sales@hortichina.cn
會議公眾號:亞洲園藝博覽會、中國泥炭
(以上內容由上海萬耀華科展覽有限公司/國際泥炭學會中國委員會保留最終解釋權)
以“會”+“展”,學術貿易雙重盛會
專題報告、技術分享、聽眾對話、信息發布、產品展銷、現場參觀相結等多樣的活動形式,最大程度擴大企業參與效果。來自海內外專家傳達行業最新動態,企業分享最新產品及應用,學術及貿易氛圍濃厚,短短幾日,與會者都紛紛表示收獲頗豐,期待在2021年與行業內人士再次相聚、交流。我們主張搭建一個開放的平臺,供展商、參會代表、貿易買家、專家、媒體等自由展示,真誠交流,共同推動泥炭產業向前發展。
活動日程
2021.9.15 會議報到、參觀博覽會
2021.9.16 研討會
2021.9.17 現場參觀
同期精彩
-
2021亞洲園藝及蔬果技術博覽會 -
2021亞洲農業與食品產業博覽會 -
2021第二屆中國國際泥炭博覽會 -
荷蘭設施園藝技術論壇 -
以色列現代精準化農業技術論壇 -
植物工廠生產技術研討會 -
現代種苗生產技術論壇 -
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
贊助征集
2019精彩回顧
“我認為這是一個層次很高的研討會和博覽會,主辦方準備地非常充分!”
——來自參會代表與展商Joint-stock company Vyatkatorf(俄羅斯)
“我要對我們在中國的所有朋友和合作伙伴表示感謝!這星期真是太棒了!非常感謝孟教授邀請我們并組織了國際研討會和展覽會!希望在下屆研討會與博覽會上與大家在中國見面!我們將共同成長!”
——來自參會代表與展商ETEPEK LTD(拉脫維亞)
“圓滿結束,完美收官,收獲多多,受益匪淺。”
——來自參會代表與展商B-WOOD(中國)
“這將變成一段很棒的回憶,和朋友、商業上的伙伴們在一起度過這幾天感覺不錯!”
——來自參會代表HORTIMED SIA(拉脫維亞)
#中國泥炭市場觀察#
"就產量而言,中國可以被認為是世界園藝生產的領導者。中國種植者正慢慢開始模仿歐洲一些著名國家農業實踐,基質栽培逐漸引起了相關產業的重視。因此,中國的家需求也在由此而不斷增增長。"
Guus van Berckel
國際泥炭地學會第一副主席、荷蘭泥炭學會主席
#為了未來的基質栽培#
“預計未來30 年全球基質用量特別是在亞洲和中國的基質用量將顯著增長。基質栽培是無土栽培的一種,基質栽培可以為更精確利用水和肥,可以使做出產量提高1-3 倍,加快作物生長速度15,控制土壤病害,提高作物生長速度提高5- 50%。栽培基質還可以減少誰用量50%,減少養分用量60%,這些優勢不僅有利于降低種植者成本,也根源上減少了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。”
C. Blok, B. Eveleens1, A. van Winkel
瓦赫寧根大學與溫室園藝研究中心
#純基質栽培
實現藍莓全年生產模式#
"隨著藍莓先進種植技術的引入,從露地栽培發展到純基質栽培。目前在云南、四川等省利用當地冬季溫暖氣候,開始發展藍莓純基質栽培,配合智能水肥一體化應用技術,使得藍莓在第二年就達到豐產期,公頃產量達到15000-22500 公斤,實現藍莓全年生產模式。"
董順文
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
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
四川農業大學
(點擊下方圖片獲取更多資訊) ?
﹀
﹀
﹀
THE
END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聯系我們
銷售經理 | 馬野 先生
銷售經理 | 王慧 女士
項目經理 | 張楊 女士
項目總監 | 張夢炎 女士
底部icon
CopyRight ? 2020 上海萬耀華科展覽有限公司 滬ICP備09049270號-31